为贯彻落实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青海省“清洁能源产业高地”建设目标,面向青藏高原资源和环境禀赋的储能技术具有重大应用前景。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、天津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联合主办,青海省先进储能实验室、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、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、储能专委会、动力工程学报联合承办的“青藏高原多能互补储能技术大会”将于2025年8月4日-8月7日在青海西宁举行。
本次大会以“高原绿色多能互补储能技术”为主题,特邀多名知名学者、专家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分享关于多能互补和储能技术的主题报告,交流国内外多能互补储能技术现状、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难题,共同探讨高原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。
我们热忱地邀请您参加 “青藏高原多能互补储能技术大会”,共同探讨引领绿色多能互补储能产业创新之路,为推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建设高原绿色多能互补储能产业基地献计献策。
一、会议主题
高原绿色多能互补储能技术
二、组织委员会
大会主席:尧命发,严俊杰,帅永
委员(按姓氏拼音排序):包志铭,陈晓文,樊林浩,高建民,李德友,刘明,宋志成,孙飞、唐青龙,汤颖,王潜龙,王云刚,王帅,
薛凌霄,岳宗宇,种道彤,周伟。
三、会议时间和地点
会议时间:8月4日至8月7日
会议地点:西宁市青海宾馆(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黄河路158号)
四、初步安排
8月4日 注册
8月5日 大会报告及分会场报告
8月6日 大会报告及分会场报告
8月7日 企业交流和参观考察
五、征文
征文范围(征文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主题):
(1) 新型储能技术(电化学储能、物理储能、热储能、氢和氢基燃料储能等)
(2) 新型储能系统
(3) 储能安全
(4) 储能系统智能化与数字孪生技术
(5) 储能产业链协同
(6) 储能全生命周期经济性、生态安全与碳足迹
(7) 多能互补发电大规模并网消纳
(8)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与发展形态
(9) 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
(10) 多能互补系统多能耦合与协同
(11)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维调控
征文投稿方式分两类:1)全文投稿,论文要求详见附件论文模板。2)摘要投稿,摘要包含题目、所有作者的姓名单位、3-5 个关键词,摘要内容500-800字。投稿作品需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,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,作者对论文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。两种征文投稿经评审通过后均需作会议报告。
请在7月5日24点截稿前,将全文或者摘要发至邮箱[email protected]。截稿后一周内将给作者发录用和会议通知。全文投稿的优秀论文将推荐至核心期刊《动力工程学报》等,经期刊审核通过后,于2026年以专栏形式发表。
联系人:韩艳 18710346682
|